單克隆抗體藥物在腫瘤、自身免疫病、感染性疾病的治療中取得了革命性成功,而雜交瘤技術仍是目前最為成熟和主流的治療性抗體發現平臺。然而,傳統的雜交瘤篩選過程耗時費力、通量低且主觀性強,成為抗體藥物早期開發的巨大瓶頸。高通量雜交瘤篩選系統應運而生,它通過集成自動化、微孔板技術和高速檢測技術,將雜交瘤篩選的“大海撈針”變為高效、精準的“精選”,極大地加速了候選抗體藥物的發現進程。
在傳統模式下,研究人員需要在96孔板中培養上千個雜交瘤細胞克隆,然后手動收取上清,再用ELISA等方法逐個檢測其抗體分泌情況及特異性。這個過程需要數周時間,且工作強度極大,容易因操作疲勞和主觀判斷導致優質克隆的漏選。

高通量雜交瘤篩選系統從根本上改變了這一模式:
1、高度集成的自動化流水線:系統整合了自動化培養箱、機械臂、液體處理工作站和高通量檢測儀(如酶標儀)。它可以自動完成細胞培養、上清轉移、抗原包被、加樣、洗滌、顯色、檢測讀數等全部ELISA流程,實現無人值守的連續篩選。
2、高通量與并行處理能力:該系統通常基于384孔板或1536孔板進行工作,單次運行可篩選數千至上萬個雜交瘤克隆,篩選通量提升數十倍,將篩選周期從數周縮短至數天。
3、數據驅動的智能分析與優選:系統產生的海量數據由專業軟件自動采集和分析。軟件可根據預設的多參數標準(如OD值、信號背景比、交叉反應性等)對克隆進行自動分級、排序和篩選,快速鎖定分泌高親和力、高特異性抗體的頂級克隆,避免人為偏見。
系統的核心價值與延伸應用:
1、提升優質克隆的發現概率:由于篩選通量巨大,那些在傳統低通量篩選中可能被忽略的、稀有的克隆得以被發現,極大地豐富了候選抗體庫。
2、功能篩選的集成:先進的高通量系統不僅能進行ELISA篩選,還可與細胞水平的功能性檢測(如ADCC/ADCP報告基因試驗、阻斷試驗等)聯用,在篩選初期就直接鎖定具有理想生物學功能的抗體,實現“質量”與“功能”并重,降低后期開發失敗風險。
3、加速研發管線進程:通過大幅縮短抗體發現和優化階段的時間,高通量篩選系統為整個新藥研發項目節省了寶貴的時間,使有潛力的候選分子能更快進入臨床前及臨床研究,搶占市場先機。
在高昂的新藥研發競爭中,速度與質量是制勝關鍵。高通量雜交瘤篩選系統作為抗體發現領域的“加速器”和“精選器”,通過其強大的自動化能力和數據智能,將科研人員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,專注于更具創造性的工作。它不僅是實驗室的一項技術升級,更是提升企業源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基石。